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南直播体育app下载官方
江南直播体育app下载官方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发布时间:2024-08-27 作者: 江南直播体育app下载官方

  党的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体系、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洲。”在风华绝代的女诗人李清照眼中的金华;在美丽传说金星婺女争华之处的金华;在距今2200多年建制久远“老底子”的金华;现代化的金华仍然续写着美丽的篇章——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和中国十佳宜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种种赞誉名副其实。如今的金华又高举起生态文明的旗帜,汲取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绿色宜居的大金华正在进行中。

  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如果人类要生存,就需要开创出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才能延续,这就是“生态文明”。

  过去五年,是金华市生态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上下围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和节能减排等重点工作,以铁的决心和纪律,克难攻坚,强势推进,一举扭转了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环境支撑。

  全市环境质量从2006年出现转折性改善以来,保持了稳步向好的势头。去年全市3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II、III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为40.5%,比2005年提高15.8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16.2%,比2005年下降32.4个百分点;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处在良好水平,各县(市)I-II级空气质量天数均达到85%以上;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值均在55分贝以下,是全省低噪声地区;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9.1%、20.2%,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0%,顺利完成省“十一五”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过去五年,是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有效解决的五年。在重点流域方面,先后对东阳南江、东阳江、浦阳江进行挂牌治理,顺利完成“摘帽”任务,武义江和孝顺溪完成市级验收。在重点区域方面,整体关闭了金华大黄山化工区、东阳竹溪化工功能区,开展了省级开发区环境整改治理行动,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2个工业园区整治通过省级验收。在重点行业方面,突出抓好化工、医药、味精、水泥、冶炼、造纸、电镀、蓄电池、印染、金属表面磷化处理、废塑加工、水晶加工等12个行业的集中整治,淘汰了一大批低小散企业、落后生产的基本工艺和重污染产品生产企业,解决了一批长期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顽疾。

  过去五年,是环保投入持续加大、环保基础能力大幅度提高的五年。五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市环保基础设施、机构队伍装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长足发展。从环保基础设施来看,实现了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全覆盖,推进了镇级污水处理设备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2座,去年全市实际处理污水1.38亿吨,比2006年增加98%;镇级污水处理设备已经覆盖67个建制镇,覆盖率达89.3%。全市已建成污泥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各1座,建成水环境自动监测站10个、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18个、环境监控中心8个、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332个。同时,开发推广了磷化替代、零排放生态养殖,以及污水、垃圾、污泥处理等方面一批成熟适用技术,生态环保工作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特别是工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城市病”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毫无节制。

  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是发展的不二法门。

  金华市在过去的五年中,是充分运用环保倒逼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成效的五年。五年来,金华市通过环境服务、环境保障、环境倒逼,在重点培育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集群的同时,全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起的产业,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型企业,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发展以生态旅游、影视文化、物流会展、电子商务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蒸蒸日上,产业体系日趋合理。

  2010年,三次产业体系为5.1:51.8:43.1。同时,各地格外的重视从源头上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建设,五年共否决“两高”项目800多个,涉及建设资金30多亿元。开创性地完成金华江环境资源承载力评估和污染底数调查,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依据。

  金华市对重污染公司进行关停,毫不手软。2009年开始实施全市电镀行业专项整治,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完成130家电镀企业的专项治理,拆除手工生产线条,手工线套,规范了电镀公司制作管理和废水、废气、污染的处置。

  同时又坚持科技治污,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控制污染排放。全市排查主要污染因子总磷,基本梳理出以金属表面处理磷化工序、铝氧化、金属表面抛光等行业企业为主的总磷污染源。研发了磷化替代新技术新工艺,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启动含金属表面磷化处理工艺企业污染整治,计划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治任务,有效控制总磷污染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2家涉磷企业完成技术替代改造,1家停产整顿,1家责令停产。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2008年至2009年,共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299家,2010年完成100家。三年来,国控、省控重点企业全部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三年来,金华共列入省“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30项,共计总投资2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6.95亿元,已完工项目21项。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永康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浦江水晶产业三个省试点基地建设,快速推进汽车再制造国家试点建设工作。确定工业循环经济“4121工程”省级示范县1个,园区2个,企业9个,确定市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7个。同时严把项目准入关。全市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三同时”验收合格率达90%以上,对选址不符合标准要求、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予以否决,将各项产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制性要求和节能减排的约束性要求落到实处。2008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排污许可证2396家;全市共有30家企业,共约283枚放射源由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收贮,收贮率达到了100%。

  通过三年努力,开发区环境管理体制逐步理顺,环境管理逐步规范,环保基础设施逐渐完备,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现已全部通过验收。其中金华经济开发区于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以此为切入点,全方面开展工业污染整治工作。

  以后五年,金华将进一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加快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积极推动形成企业、园区和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链。继续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建设,积极支持企业、园区、基地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超标、超总量排污或排放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推进废弃资源再利用。拓展资源综合利用品种,引导资源综合利用向纵深发展,慢慢地提高废弃物利用率。

  围绕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以汽车、装备制造、现代五金制造、电子信息与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5个超千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推动制造业向高新化方面发展。结合节能减排工作,继续有重点、分步骤地改造提升轻工纺织、建材、食品、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提高产业层次。要加快农业“两区”建设,健全农产品品质衡量准则体系和检测体系,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逐步扩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等生态农业生产。快速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全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调整优化产业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丰富、外延广大,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生态城市的内核所在。

  在金华,政府把以人为本的“宜居”两字,体现在每处细节:房价一直处在全省同类城市较低水平,全年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占90%,饮用水源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的水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居全省前茅。连续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随着迎宾大道延伸至尖峰山,北山双龙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与市区连成一片,加上市中心的“三江”人工湖,山水生态成了金华市独特的魅力。再加上金华市区的交通、文化、教育、卫生和商业等优势,市区居住环境无疑是一流的。

  近年来,金华市区年均新建公共绿地超过12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一核两山、三环三轴、六楔八园”的城市绿地布局。目前,金华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都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基本要求。

  除此之外,金华的教育、就业、购物、餐饮等生活条件也非常优越。据调查,金华的食品类价格仅为杭州的90%,包括水电、燃料、家政、物业管理、通信等居家费用价格也仅为杭州的85%。教育方面,金华的基础教育在全省处于领头羊,吸引了一大批周边地市的学子前来求学。

  为了天更蓝、水更清、城市更美,金华市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汽车尾气排放等多方面都进行科学治理与精心规划实施。

  2010年底,金华市本级城市污水处理率75%,县(市)城市污水处理率65.1%以上,全市现有1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2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为95.6%,总体较好。地下污水管网逐渐完备,新建管网已经全部实现雨污分流。

  生活垃圾得到一定效果处置,建立垃圾中转站90座。市区、县(市)的生活垃圾都能日产日清进行焚烧和填埋处理。市区、义乌等地生活垃圾收集后全部采用密封方式运至垃圾焚烧电厂焚烧,永康垃圾焚烧电厂正在建设。年处置医疗废物3000吨、工业危险固废7000吨的金华莱逸园固废处置中心投入运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已达到95%以上,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固废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正按要求做中,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综合性和专业性处置机构有机结合的固态废料处置体系,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9%以上。

  同时对城市大气和噪声污染加强防治,全市空气质量和声环境质量逐步的提升。已建有机动车尾气检验测试的机构8家,建成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的污染源(企业)共111家。群众对环境污染投诉()量不断减少。2010年由青年汽车集团生产的30辆JNP6800G城市环保型公交车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有效改善金华市区空气质量。市区“噪声达标区”已由原54平方公里扩建至132平方公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去年,省委和市委先后召开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作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最近,省委、省政府又召开全省“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对开展新一轮为期五年的“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进行了具体部署。根据省委的部署要求和市委《决定》精神,金华市生态办起草了金华市“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实施方案,正在抓紧征求各方意见。

  谈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华市生态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时,金华市委主要领导说:金华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主线和“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以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金华为目标,以深化生态市建设和“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为抓手,全力发展生态经济,一直在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体系、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逐步的提升全市人民的生活品质。

  金华全市上上下下形成共识,争取经过五年努力,基本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环境质量提高与民生改善需求相适应,基本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生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环境一直在优化;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将金华市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

  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统筹推进城市农村、三次产业、生产生活各重点领域环境专项整治,全方面推进水、气、声、渣、辐射等各项污染防治,确保完成“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加快环保设施建设,提升环境设施治污能力。确保到2015年县以上城市收集管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快速推进镇级污水处理设备建设,争取到2012年底实现全市所有建制镇建成污水处理设备。要抓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避免二次污染和占用耕地。积极地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加快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推进环保制度创新,健全环保工作体系。坚持推进生态环保决策机制、制度政策和工作机制创新,加强环保法治建设,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环保工作体系。

  健全环保政策体系。抓紧成立排污权交易工作机构,搭建交易买卖平台,全面实施排污权交易。深化绿色信贷制度,出台《金华市绿色信贷政策效果评价办法》,引导鼓励金融单位加大绿色信贷力度。以金华江治理为重点,建立生态补偿激励机制,通过经济奖惩,调动流域县市保护治理的积极性。积极推行绿色保险、绿色采购、绿色贸易,更多利用政策杠杆推动建立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保的积极性。

  健全环保工作考核制度。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生态市建设考核机制,同时抓紧建立符合当前实际、操作性强、科学直观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各县(市、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并纳入干部考核任用体系。制定出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实绩考核办法,将现有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办法中有关生态环保的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可操作化,推动各级政府各部门生态环保责任的落实。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大众的共同事业,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力将是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欣赏和维护生态美是当代人非常需要培养的生态审美教养。如果人们能重新找回感受生态美的本能,沉醉于百花芬芳,体悟湖光山色的俊秀,懂得欣赏鸣禽的即兴吟诗、纵情欢唱……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过去五年,金华市用各种宣传方式来倡导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保护自然环境日益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五年来,金华全市上下深入推动生态市建设,在全方面开展两轮“811”行动的同时,大力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全面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地推进各类生态创建,在探索生态文明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

  近几年来,通过金华市各县市区的努力,全市区森林覆盖率达60.4%,县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全市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409.4万亩,“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累计完成1565公里。全市废弃矿山累计治理率92.31%,开展绿色矿山创建7座。完成344.8公里国道、634.9公里省道的绿色通道建设,边坡复绿22.8万平方米,全市已整治高速公路两侧的坟墓29700穴,全市“三沿五区”坟墓整治率达到70%。

  以国家生态县(市)创建为主线,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乡镇创建为载体,开展一批生态项目建设。累计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2个,省级生态乡镇60个,市级生态乡镇105个,省级生态县2个,全国环保模范城市1个,市级生态村314个,县级以上生态村1442个,义乌、磐安分别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市)公示和现场核查,武义、磐安获得省级生态县称号,金华市区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同时继续开展了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国家级绿色学校6所,省级绿色学校102所;国家级绿色社区3个,省级绿色社区33个;国家级绿色家庭2户,省级绿色家庭125户;省级绿色医院14家;省级绿色企业48家;省级绿色饭店23家;省级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8个,“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站18个,“保护母亲河号”16个。金华市2009年创建为国家级卫生城市,2010年启动省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金华市创建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15项考核指标基本符合考核标准,达到了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的工作要求。

  今后五年,金华准备建设一批生态文化载体,充分的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传播生态文化的功能,使之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加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建设和管理,使之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并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大中小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形式多样的环保志愿活动,积极引导民间环保组织发展,发挥民间环保组织在环保宣传、环保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正日益增强,推行绿色发展、绿色生产逐步成为人类的自觉行动,生态保护与建设初见成效,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上一篇: 【48812】微积分必背公式 下一篇: 2020年二级建造师必考知识点:给水处理工艺流程 返回上一级